English

  • 首页
  • 院系简介
    • 院系概况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委员会
  • 机构设置
    • 研究所/实验室
    • 教学实验室
    • 基础教学部
    • 在运行科研机构
  • 顾问委员会
    • 委员会名单
    • 委员会新闻动态
  • 师资状况
    • 教职工名录
    • 杰出人才
    • 教学名师
    • 校内兼职教师
    • 名誉学衔
  • 党建专栏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研动态
  • 教务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教务动态
    • 教指委动态
  • 招生招聘
    • 招生信息
    • 招聘信息
    • 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gram
    •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 学生活动
    • 团委
    • 学生会
    • 学生科协
    • 宣传中心
    • 体协
    • 研究生团总支
    • 研究生会
    • 学生动态
  • 系友工作
    • 系友会
    • 发展基金
  • 60周年系庆
    • 智圆行方一甲子
    • 历久弥新酒井人
    • 风雨兼程带路人
    • 六十风云有你我
    • 遍请贤士谋良策
    • 百家争鸣论学术
    • 有邻八方皆来贺

首页 > 60周年系庆 > 智圆行方一甲子

  • 24
    五月
    一九八一

    国家恢复学位制度,金兰被任命为国务院第一届学位委员会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评议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批准我系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两专业为博士学位授予专业。首批硕士生(1978年入学)有10名毕业,并获得计算机工学硕士学位,其中周立柱、贾培发等多人留系任教,日后成为我系学术带头人或骨干力量。我系为提升教师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大力开展对外学术交...

  • 24
    五月
    一九八零

    由于“文革”期间教育科研的停滞和破坏,教师的知识结构严重落后于当时的国际水平。为了提高教师水平,先后聘请李凡、冀中田、郭善珣等美籍华裔教授到我系讲课,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教师水平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攻读学位。自1979年开始,我系先后选派了张钹、郑衍衡、苏伯珙、史美林、孙增圻、周立柱、孙家广、杨德元、徐光祐、薛宏熙、林行良、张素琴、...

  • 24
    五月
    一九七九

    2月,系主任唐泽圣率领我系五人代表团(包括金兰、李三立、卢开澄、郑人杰四位教师)赴美国访问一个半月,由西到东,共计访问了二十余所学校和研究所。代表团收集到大量教学计划、教材、研究报告,参观了众多实验室,了解到当时最先进的研究成果,结识了许多计算机界的学者,特别是华人学者,这为后来的教学计划修订、研究方向制定、建立新的实验室、邀请国外学者来华讲学、派遣年轻教...

  • 24
    五月
    一九七八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已过了9月入学时间。因此,首批已录取的77级本科新生推迟到1978年春季(3月)才报到入学。是年,我系未招收本科生。8月,只招收计专8、程专8共2个班64名专科新生,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用于补充校内计算中心和各实验室工作人员。此外,为提高我系新教师队伍业务水平,以零字班和零零班留校“新工人”为主要招生对象,首次招收19名硕士生入学。“文化大革命”中,原...

  • 24
    五月
    一九七七

    1973年9月入学的5个班136名工农兵学员于1977年1月毕业。按照邓小平同志指示,教育部决定恢复高考,我系录取四个专业187名新生,分成四个班:计7、控7、无7、电子7。1977年4月23日,我系研制的DJS-050科研样机通过鉴定。该机是我国自制的第一台微机,后来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带队老师和程4(1974级)学生赴工厂开门办学前在主楼合影计31班(1973级)毕业合影计32班(1973级)毕业合...

  • 24
    五月
    一九七六

    我系软件教研组林行良、吴家勋、蒋维杜、柳西玲等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完成了100系列软件联合设计组的服务性程序、《BASIC》语言、汇编语言的实现,并编写了相应的使用说明和教材,对DJS-130机在全国迅速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我校决定为全校建立计算机教学服务的计算中心,由我系负责。我系任命刚从江西农场返校的郭秀亭老师担当创建计算中心的重任。从...

  • 24
    五月
    一九七五

    在DJS-130机鉴定、投产后,四机部又及时组织了高档机DJS-140机的联合设计。联合设计仍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进行,1975年中成立研制组,组长由清华大学的同志担任,副组长来自北京计算机三厂,成员有重庆大学、锦州计算机厂、湖南邵阳无线电厂、东北辽源无线电三厂等,队伍共有五十多人。清华大学由吕文超任联合设计组组长,负责总体,运控组有王爱英、刘风云、蔡月茹等,内存组有林定基...

  • 24
    五月
    一九七四

    DJS-130机联合设计组全体成员各施所长、各展所能,在1月就完成了全部逻辑设计和工程设计,并立即在北京计算机三厂(原叫无线电三厂)进行样机的生产和组装,接着在清华大学进行各部件的调试和系统总调试。7月,总调考核成功,8月由四机部主持在清华大学召开了鉴定会,通过了鉴定。《人民日报》头版公布了DJS-130机联合设计成功。之后很快在全国各地布点生产,主干厂有北京计算机三厂、...

  • 24
    五月
    一九七三

    5月,当时主管我国计算机工业的四机部(后称电子工业部)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国DJS-100系列机联合设计组(电子计算机系列—100),DJS100系列机的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家机电部电子计算机司罗沛霖司长亲自兼任,王继中老师任副组长,陈正清同志为联络员,并立即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开始该系列第一个中档机型DJS-130机的联合设计。从此拉开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为国家研制100系列计...

  • 24
    五月
    一九七二

    为国防需要,我系承担研制中型集成电路计算机——724机的任务,用于导弹、卫星的测控。李三立与廖万清老师先后担任724机研制组总负责人。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有王尔乾老师等,运控组有:王克宏、金兰、朱家维、黎达、梁英、廖万清、王诚、罗振声、樊兆坤、蔡月茹、关风云、康玉英等;内存组有:廖万清、赵毓升、马群生、胡宜课等;快存组有:苏伯珙、吴昌泉、陆明珍等;外设组有:郑...

共54条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60周年系庆

  • 智圆行方一甲子
  • 历久弥新酒井人
  • 风雨兼程带路人
  • 六十风云有你我
  • 遍请贤士谋良策
  • 百家争鸣论学术
  • 有邻八方皆来贺
    政府部门
    高校与研究院所
    学术组织
    企业
推荐新闻

计算机系和网研院赴济南开展调研考察

  • 计算机系举行2020年离退休趣味运动会

    2020.10.20
  • 计算机系举行2020年学生党建工作研讨会

    2020.10.19
  • 清华大学发布基于元算子和动态编译的深度学习框架- Jittor

    2020.03.20
  • 清华大学
  • 学堂在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    100084

本科招生电话:010-62770334     硕士招生电话:010-62782192

Copyright  2010~2021 清华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