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厚谦和、平易近人的长者
宽厚谦和、平易近人的长者 --忆赵访熊先生 张素琴 朱继生 殷人昆 我们是文革前入学的计算数学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系领导张维教授、王和祥老师等在旧电机馆211教室给我们介绍专业背景,特别指出,我们是为国家原子能...
宽厚谦和、平易近人的长者 --忆赵访熊先生 张素琴 朱继生 殷人昆 我们是文革前入学的计算数学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系领导张维教授、王和祥老师等在旧电机馆211教室给我们介绍专业背景,特别指出,我们是为国家原子能...
饮水思念掘井人[1] ——缅怀新技术专业的奠基人蒋南翔校长 凌端骥 [1998作者按语]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从建立专业至今已42年,而作为一个系则度过了四十个春天。 十年前,在送别我们敬爱的蒋南翔校长不久,我们庆祝了我...
奔腾的江河源自涓涓细流 ——忆建系前后的一些事 李三立 回忆,就像矿藏一样,不去挖掘,就永远埋藏在地下。如果挖掘出来,也许有用,有的也许会闪光。 如果说,中国计算机的发源地在清华大学,而且是在目前的清华大...
难以忘却的记忆 胡道元 时光已过了整整半个世纪,从刚刚毕业参加建系工作,至今已是古稀之年。然而建系初期那个年代的一些事仍难以忘却,并且有不少启示。 一张珍藏50年的老照片 2007年校庆,正值计57班毕业50周年纪...
我们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数控机床 王尔乾 1958年,国内大跃进开始了。学校决定研制数控铣床,由精仪系、自动控制系(计算机系前身)和电机系组织力量联合研制,精仪系牵头,要求在半年内完成,任务代号为“102任务”...
高瞻远瞩 勇于攀登 ——忆参加911机的研制 谢树煜 1956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大会上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并亲自领导制定了“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把发展计算机等新兴学科作为紧急措...
研制计算机语言编译系统为教学、科研服务 蒋国南 计算机系已经创建50年,软件专业(前期为计算数学专业一部分)从1970年加入计算机系也已经38年。我专业师生陆续研制的计算机语言编译系统为教学、科研出了一份力。我把...
与时俱进三十年的电子设计自动化研究室 洪先龙 电子系自动化研究室(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Laboratory),简称EDA研究室,隶属于计算机系的软件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75年。当时四届人大召开,周总理在大会上...
计算机系半导体车间 在我国MOS VLSI研究中的贡献 王水弟 现在提起清华大学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和工艺研究,大家都知道是微电子学研究所,很少有人会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联系起来。但是究其历史...
每秒100点巡回检测系统研制的回顾 史美林 每秒100点的巡回检测系统是我系以计算机教研组为主,联合控制教研组,数力系测量教研组共同为三机部某研究所研制的高速数字化测量系统。是风洞试验测量试件温度、压力应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