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18-钟士模先生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2011.05.05 00:00

钟士模先生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钱美英*

钟士模先生是一位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长者,他待人亲切,平易近人,有着扎实渊博的学识,严谨的科学作风。在生活上朴实无华,是我们大家敬重和敬爱的好师长、好领导。

在1957年我进入电机系510教研组后就和钟先生认识,但直接接触不多。1970年文革期间,学校开始招生,当时我们自动控制专业招了100名学员,分为控01、控02两个班。由于是特殊的时代,招的也是特殊的学生(即俗称工农兵学员),教学模式也很特殊,工农兵要参与教学改革。因此,基础课老师下到专业教研组来,学生从进校直到毕业都由各专业教研组一包到底。本来的技术基础课如电工学,电子学都是由电机系的电工及电子学教研组的老师来教的,而当时这些课程必须由各专业教研组自行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系主任钟士模先生亲自带头教起了技术基础课“电工学”,教研组编排了我、黄汉文老师及物理教研组的侯华生老师协助钟先生的教课。所以从1970年下半年到1971年5月11日期间,我有幸在钟先生的身边工作,直接受到钟先生的言传身教及谆谆教诲。

钟士模先生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工作上一丝不苟。他患有多年的糖尿病,年事较高、工作又重,且常有重要的外事接待及其他工作。但自要执教“电工学”课程后,从编写教材到讲课以及辅导,他都要亲力亲为。由于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讲起课来更要有技巧、水平和耐心,但钟先生讲课深入浅出、语言生动、要点清楚,同学们都非常爱听他讲的课。钟先生对工作真可谓任劳任怨,一大节课下来非常辛苦,在将近100分钟时间内钟先生不喝一口水,不坐一分钟,虽然两小节课之间有10分钟的休息,但休息时几乎每次都被学生围在讲坛上下不来继续解答问题。有时我觉得真该让钟先生休息一会儿、喘口气了,就上前劝阻学生,但钟先生总是说:“不要紧,没关系”。他的心里只是装着学生,学生总是第一位的,自己是无所谓的。一大节课下来,老先生真是口干舌燥,满头大汗,身体非常疲惫。叫人看了十分心疼,本来辅导课及晚自习的答疑,由我们三个辅导教师来做就可以了,但钟先生还是会亲自过问,尤其晚自习时还常会到学生这儿来。

钟先生在我的心中是慈父也是严师。在跟钟先生工作前,我的主要工作是实验室管理和学生实验课的辅导工作,做教学辅导工作还是第一次。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尤其又是跟着钟士模教授,我感到庆幸,但我不能辜负教研组领导和钟先生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我决心一定要把这个任务完成好! 我知道勤能补拙,我就先自学文革前的课本,又跟着钟先生的课边学边干,钟先生对我也非常关心,亲自抽空批改我的读书笔记和习题,发现我有不清楚或不懂的地方,就会耐心地为我讲解,并把学生可能会提到的问题和学习上的难点提前给我指出,让我做好预习。这些都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感动,可以说是钟先生手把手的将我领进了教学辅导的大门。钟先生除了耐心的教我知识、帮助我提高业务能力外,对我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他给学生出的测试题和考卷,每次必须让我提前做一遍,并且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当然这也是钟先生的一贯教学方式,他要了解一下考题的难易程度和时间是否充裕,但同时也是对我的一次考试。如果我全做对了,先生会说一声不错,以示鼓励;如果我有一点差错,尤其是他认为不该错的地方而做错了,他会毫不留情地给予严厉批评。记得有一次我做一份考题,有道题的“相角”做错了,就受到了钟先生的严厉批评。他认为我不是不会做,而是不专心,不认真,这是他所不能允许,也是不能容忍的。当时我羞愧得无地自容,至今回想起来仍深感惭愧,正是钟先生这种严谨的作风深深的影响了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关于读书,钟先生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读书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而是要领会书中的精华,读一本书要愈读愈薄,最后要把厚厚的一本书读到只有很薄的一本,甚至只有几页,这样就说明你真读懂了,读通了,掌握了书中的精华了。”钟先生就是这样的教诲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的,从钟先生那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钟先生那为人师表,做个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好教师。在钟先生耐心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电工学的教学辅导工作,后来又接受了电子学等课程的教学和教学实验辅导工作。钟先生是我的恩师,这些点点滴滴永远铭记在心。

1971年5月11日中午,噩耗传来,钟士模先生突发心梗病离开了我们。听此消息后大家非常震惊,都难以相信,当大家确定是事实后,许多同学和同事们都非常伤心和难过,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我尤其难受,更感到十分内疚,由于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在钟先生身边,对他的身体情况也有所了解的。钟先生发病前的一个月内,他的心脏情况不好是有一些先兆的。他曾告诉过我两次他发病的情况,一次是钟先生接待西哈努克亲王参观自动控制系,在上台阶时,突然瞬间失去知觉,是他身边的一个老师扶住了他,才缓过劲来。第二次是在学校开会,钟先生又发现自己头晕得差点失去知觉,现在才知道,这就是心脏病的反应。那时大家都知道钟先生有多年的糖尿病,谁也没有想到是心脏病夺去了他的生命。但由于我当时年轻无知、缺乏健康知识,也没有及时向组织汇报,只是劝先生注意休息,最好去医院看看,没有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是我没有照顾好钟先生,这使我想起来就感到难受。

今年是钟先生的百年诞辰,钟先生离开我们也有40年了,但钟先生的音容笑貌,与钟先生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仍清晰的牢记在我的心中。钟先生的对祖国和党的忠诚与热爱,忘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作风,严于克己、宽厚待人的品质都值得我们怀念。钟先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他的仙逝是重于泰山的,他的优秀品德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

钟先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钱美英,女,1939年出生,江苏苏州人,实验师。1957年毕业于南京无线电技术学校,当年分配到清华大学电机系510教研组,先后在电机系,自动控制系,计算机系工作,直至1994年退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