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科研创新的路上

2018.07.17 00:00

走在科研创新的路上

——采访张尧学教授

《经济日报》记者陈建辉

背景

3月下旬举办的“美国微软技术节”上,一位来自中国的嘉宾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尧学。在这期间,他接受得州A&M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等美国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邀请,做了多场关于透明计算模式的学术报告,同行们反响热烈。A&M大学的陈健二教授在电子邮件中说:“听了您的报告,我认为您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我也和我的同事们进行了讨论,他们也认为您的研究是一流的。”

刚从美国归来的张尧学,好像对他在美国讲学的成功并不在意,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只淡淡地说还可以。或许他的不在意是真实的,因为荣誉与好评,对他来说太多、太平常。

年初,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他作为透明计算模式索普卡电脑的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而去年末,他因在计算机研究上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两个月之内获得两项科技大奖,前者是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奖,后者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即使是一位常年埋头于科研的学者,也不是容易做到的,更何况获奖者现在位于非常忙碌的行政岗位上。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两者难以兼顾,但张尧学却兼顾到了。他是如何做到的?记者怀着浓厚的兴趣,采访了张尧学,并走访了应用其成果的部分单位以及他周围的一些同事和学生。

做科研注重创新

最早认识张尧学是1993年,当时38岁的他被破格聘为清华大学教授,轰动一时。他说,他要做创新的科研,不做那种只会学习跟踪别人,没有创意的研究者。

“10多年过去了,您的创新研究做得如何?”张尧学没想到记者的采访会从这段陈年往事开始,于是,他径直把记者带到他办公室隔壁的实验室。

张尧学的实验室就在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里。他指着一件件实物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近年来我们的研究成果,这是国内第一台网络路由器, 1995年研制成功并于1996年商品化;这是高速网络接入路由器,1998年研制成功并商品化;这是索普卡电脑,至今已研制成功10多个类型,我和学生们都使用它们上网、编程和办公。”

“这就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成果吧?”记者指着主机只有笔记本电脑大小的索普卡电脑问。

“是的。”张尧学介绍,“这种电脑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用户自己选择所需要的服务。例如,用户可以在一个机器上选用Windows、Linux和其他不同的操作系统。而且,这种计算机在用户端是不储存任何信息的,这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张尧学比喻:“索普卡电脑系统就像电视系统,电脑的服务器相当于电视台, 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相当于电视节目,全部存放在电脑的服务器中,并同时‘播放’,而索普卡电脑终端就相当于电视机,里面什么节目都没有。用户一打开电脑,索普卡终端就自动和电脑服务器连通,用户需要什么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如同选择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一样,通过点击屏幕上的菜单,就可从服务器上取过来使用。关掉电源,终端上所有软件就自动消失,计算结果则自动存储在电脑服务器上的该用户名下。再直白点说,索普卡电脑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终端系统不用经常升级、不装软件、基本不需维护以及终端和服务器都不怕病毒的新型计算机。而且,其成本和价格只有高档微机的一半以下。”

画龙点睛的解释,让记者掂出了这一发明的分量。“成果获得应用了吗?”

“在全国推广应用超过10万台。”

索普卡电脑的应用效果如何?记者决定从用户那里获得答案。贵州遵义县福强科教办公设备公司经理邱福祥是索普卡电脑的一个系统集成工程师,他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贵州遵义野彪小学,是一个大山里的学校。 3年前,这里还没有公路,不通电话。野彪小学校长听说没有专业知识的老师,稍经培训就可以用索普卡电脑,价格还比PC机便宜,便决定引进。汽车无法进山, 便用马将计算机驮进了学校。从此,外面精彩的世界也随之闯入了山里孩子的生活。索普卡电脑每天都在野彪小学运行,3年来,只维护过一次。如今,这些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孩子们,不仅可用电脑打字编辑word文档,还通过模拟上网,聆听城市名校的著名特级教师讲课;他们从计算机中学来的拼音甚至比自己的老师读得还标准;虽然学校没有英语老师,但他们已开始了解并学习英语。

在北京理工大学,管理英语网络教室的陈洋老师告诉记者,北理工有两个英语教室,分别有120台计算机,一种是PC机,另一种是索普卡电脑。陈洋说:“我是学计算机的,开始时也担心网络计算机运行需占用较大系统资源的英语课件,现在看来,这种担心完全多余。网络计算机不仅具有和PC机相同的功能,而且还有两个最大优势,一是投资可以节约3/5左右,二是好管理、少维护。”他举例,如果 要给计算机打“补丁”,PC教室就得120次,要花一个工作日,而网络教室则只需给服务器打“补丁”,几分钟就可以了。

国际网络领域的著名学者、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张晖教授认为,张尧学和他小组的工作处于国际前沿,非常具有创新性。

一步步踏踏实实

因为采访科教新闻,记者与这位学者出身的干部多有接触,对其行政能力和工作的了解多于科研。1995年,原电子工业部向清华大学求援,希望清华推荐一名优秀专家到电子部计算机司兼任副司长,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快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经过多方考虑,清华推荐了当时计算机系最年轻的教授、系副主任张尧学。从此,张尧学走上了一条学术与管理双肩挑的路。

在电子部兼职期满后,1997年下半年,清华又安排他兼任清华大学和美国IBM公司的合资企业鼎新公司的总经理,以便充分发挥他既懂学术、又懂产业的优势。

1999年,在教育部同意张尧学继续从事科研的前提下,他放弃了几十万年薪的收入,被调入教育部,主持科技司工作,后又被调到高教司主持工作。在教育部,张尧学提出和参与制定了多项改革与创新措施:建设2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加快了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出台以“教授上讲台”为主的4号文件,要求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极大地提高了教授上讲台的比例和教学质量。以清华大学为例,教授上讲台的比率从2001年的53%左右提高到2004年的79%。提出和大力推进了“双语教学”和“使用原版外文教材”。开展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开展了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并将相关内容上网,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因为较为出色的管理才能,张尧学获得了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的“管理创新奖”,以及2004年美国IET教育基金会颁发的“教育领先奖”。

谈起这些教育创新和改革成果,张尧学谦虚地说:“我只是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履行了我应尽的职责。”

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兼任电子部的副司长、合资公司的总经理,还是出任教育部司长,张尧学都没有放弃他所热爱的科学研究。

“这首先要感谢领导的支持,”张尧学笑着说,“无论是电子部领导,还是教育部领导,都非常支持我从事科学研究。其次,我对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研究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我科研创新的最大动力。”

兴趣!在采访张尧学的过程中,我反复听他说起这个词。的确,许多科学家都谈到,兴趣是才能的支点,是创造发明的动力源泉。正因为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所以在张尧学的生活字典里只有创新的快乐,而没有“苦”和“累”。

1978年,只在农村读过两年初中的张尧学,在失学8年后以高分考上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在大学里,他3年修完了4年的课程,把剩余的时间用在了实验室中,被评为该校的“三好学生标兵”。

1982年,他考上国家公派留学生,东渡日本,师从国际著名的计算机网络专家野口正一,获得博士学位。在教授的实验室里,他刻苦攻读,是当时实验室里发表高质量论文数最多的学生。在此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8年,他提出在网络协议软件研制过程中防止和预防发生逻辑错误的方法,并被国际同行称为“张氏协议综合法”。并于1990年完成博士后研究,从日本回国。

1995年,他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台网络路由器。

1998年,他主持研制新型高速网络接入路由器。

1999年,他领导我国第一家软件企业通过了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二级认证。

2001年,他提出透明计算模式,开发出索普卡电脑。

20年来,张尧学一直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辛勤耕耘并快乐着,收获颇丰: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已授权7项;提出了透明计算模式、网络协议综合方法等在国内外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术思想;完成多项国家重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8部,其中仅《操作系统教程》一书就发行了60万册,同时,还著有4本散文集。

只相信天道酬勤

“你承担着那么繁重的行政工作,哪有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呢?是不是别人在帮你做,你只挂挂名?”记者单刀直入。

“我绝不做挂名的科研。因为喜欢研究,所以我参与了我主持的课题的全部工作。我的小组主要由我和我的研究生组成,我们互相学习、各有所长,我出思路、做设计、提方案、分任务、检查和讨论研究进度,学生们一起参与讨论、实施,具体编程。”张尧学的回答毫不含糊。

“跟张老师做研究,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记者问张尧学的研究生。

窦郁宏是张尧学的博士研究生,现在是一家银行的行长。她在电话里说:“张老师思维敏捷,我们看不到的问题,他一下就看到了。而且,他做研究都是自己做,非常辛苦。例如,2002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我因为赶论文没有回家探亲,正在实验室学习,没想到这时有人开门进来,一看是张老师,他是来工作的,事先并不知道我也在实验室。”

博士周悦芝也是张老师的学生。他告诉记者:“非典期间,一个周六的下午,实验室刚消完毒,气味刺鼻,大家都到五楼的天台上去聊天了,唯有张老师却一直在里面工作,仿佛对那刺鼻的气味浑然不觉。”

陈桦1998年博士毕业后,直接被一家美国芯片公司聘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他说:“张尧学是我今生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我一直保存着张尧学为我修改的论文原稿,一篇论文被修改了11稿,还时时提醒我,科研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张老师对学术方向的把握非常准确,很重视细节。”这是张尧学在学生周悦芝心目中的形象。周悦芝告诉记者,除了在教育部正常上班外,张尧学把时间几乎都用在了科研和指导学生上。为了方便研究工作,他一直住在清华。其研究时间主要是周六和周日,还有节假日以及晚上。

做张尧学的研究生有时很苦,因为他管得很紧、而且非常严厉,但也非常幸运。人们常常议论,有的研究生一学期和自己的导师见不了几面。但是,张尧学的研究生每周都能见到他好几次,他们每周要开两次业务讨论会,学生们要汇报各自的研究进展,张尧学还会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张尧学的研究生都知道,论文写好后放在张老师的桌子上,他会及时拿走,抽时间认真批改。

张尧学坦言,虽然搞行政领导工作使他不能全身心地从事科研工作,但是,工作之便也使他对我国国情和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使他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催促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自1978年参加全国高考离开湖南澧县老家,张尧学这个农家子弟,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一路走来。从西安、东京、波士顿到北京,从博士、教授到司长,他始终勤奋努力,以兴趣作为创新的动力,不断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1]原文刊载于2006年4月8日《经济日报》,是记者陈建辉的采访张尧学教授的报道文章. 张尧学教授已于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编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