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10-行健不息须自强

2011.04.11 00:00

行健不息须自强

王晓英*(1999级)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随着老校歌在耳边响起,仿佛回到了在清华园内求知求学的岁月。光阴似箭,一转眼清华已经走过百年,而我们也已经与清华结缘十载有余,不禁慨叹时光荏苒。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看到师弟师妹同学们发来的各种照片,回想起清华园的点点滴滴,甚为怀念。

记得少年时代,刚迈入高中不久后,有一次被父母问起将来要考什么大学,自己便脱口而出“清华啊”,如果不是几十年来历史的积淀和辉煌的成就,何以深深将她的名字深深烙入小小少年的心。当第一次抵达首都北京,第一次到了梦想中的清华园,第一次远离父母开始集体生活,也曾无数次的默念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差距:那时的清华,没有宽敞明亮的宿舍,没有宽阔雄伟的校门,没有装饰精美的食堂……可是后来的后来,随着在清华的时间越长,越更深的体会梅贻琦校长所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原来,在清华里所获得的精神食粮和财富,可以远远超过任何物质上的缺憾!

进入清华,是第一个摘掉光环的重要转折点。无论原来在中学里是如何“叱咤风云”,到了清华计算机系也只能自惭形秽,因为各种各样的牛人简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经历了一段长长的自卑时光,好在有幸得到很多好朋友好同学好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我努力向上,终归没有一直消沉,而是逐渐的学会自立和自强。

离开清华,更是一个放下光环的关键转折点。在清华园里浸染了整整九年,到快要离开的时候,才开始强烈的意识到清华人所应具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面临从校园到社会的重大选择时,与我志同道合的“同学+校友+终生伴侣”提出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偏远的西部去,我没有太多犹豫,坚决的站在同一战线上,支持他看似“理想主义”的决定。然而这样的选择迎来了很多质疑的目光和话语,因此,我们必须放下清华的光环,从新开始,用斗志、意志和行胜于言的作风证明一切。

青海大学计算机系从成立开始,就受到了清华源源不断的关怀和帮助,正是感知到了先驱者们已经付出了许多努力,更让我坚定了加入他们队伍的信念。开始工作后越来越深的体会到,一个系的建立和初期成长是多么的艰难。作为一个新建系、一个全校最小的系,很多工作的开展都面临着诸多困难。时不时的回想起自己还是学生时,作为清华计算机系一份子的骄傲,那是五十几年积累所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可想而知的是,当初钟士模先生率领众元老建系的时候,又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勤汗水?又有过多少不为人晓的辛酸苦涩?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条件已经好的太多太多,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心存永不磨灭的信念,理想和目标终会实现!

说来惭愧,尽管老校歌的旋律早已经耳熟能详,但真正理解其歌词的含义却是离开校园之后。我们所信奉的理想是“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我们要做到的是“服膺守善心无违”,我们要实践的是“致知穷理,学古探微”……离开清华后,有太多的感慨和怀念,梦中常回到校园青青草地,和同学们聚首,和老师们畅谈。行健不息须自强,注定成为清华学子们携手共勉的座右铭;而清华,永远是我们一生的骄傲!

*王晓英,内蒙古通辽人,1999年内蒙古通辽市铁路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92班就读。2003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7月毕业,获博士学位,同时获得清华大学2008年度“启航奖学金”金奖和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毕业后,她与丈夫靳力两人同赴青海工作,目前任青海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