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教师代表朱文武在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2025.09.01 14:10

格物穷理,跨界融合,勇攀高峰,恪守担当

——在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朱文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ACM/IEEE/AAAS Fellow、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多媒体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等研究工作,3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0次获ACM及IEEE等国际最佳论文奖。先后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主编、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主编。获2023年ACM SIGMM技术成就奖和2024年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Charles A. Desoer技术成就奖。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2025级研究生新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秋日,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开学典礼。能够作为计算机系的教师代表站在这里,我内心充满喜悦与期待。首先,我谨代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全体教师,向各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

清华园钟灵毓秀,孕育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格,清华计算机系作为我国计算机学科的重要基地,自1958年创立以来,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同频共振,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我国计算机学科领域内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计算机系,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你们所处的时代,正值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奔涌向前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伟大时代,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世界格局。计算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动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全面变革。从人工智能的惊艳突破到量子计算的悄然萌芽,从网络空间的无限疆域到数据智能的浩瀚海洋,我们面临的既是波澜壮阔的知识海洋,也是关乎人类未来命运的宏大课题。作为即将投身于此的研究生,你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者,更将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技术的创新者和未来的塑造者。

为此,我想结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特点和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趋势,向各位新同学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你们格物穷理,追求学术的本真与深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核心在于“研究”二字。它要求你们超越表层的知识接收,深入探索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和内在规律。计算机科学既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也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工程艺术。希望大家尽快完成从“学习者”到“探索者”的转变,保持对未知世界最纯粹的好奇心,敢于质疑权威,勇于挑战难题,甘于坐“冷板凳”,在反复的推导、实验、试错和验证中,锤炼扎实的学术功底,培养一流的创新能力。切记,真正的创新往往源于对基础问题的深刻理解。

第二,希望你们跨界融合,拓展认知的边界与维度。现代科技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学科交叉融合。许多重大的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都发生在学科的交叉地带。清华大学拥有强大的综合学科优势,为大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交叉研究环境。希望你们不要将自己局限在计算机的单一领域,主动走出去,了解其他学科提出的前沿问题和理论方法,尝试用计算的手段去解决它们。这种跨界思维不仅能催生创新的火花,更能让你们未来具备引领跨学科团队的视野和能力。

第三,希望你们勇攀高峰,探索科技前沿和挑战。创新的道路往往充满艰辛,但正是在挑战极限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在科研中,要敢闯敢试,不要畏惧“失败风险极高”的课题,要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坚定不移勇闯科研“无人区”。清华计算机系的历史上,正是那些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先辈们,为我们奠定了今天坚实的学科基础。

第四,希望你们恪守担当,牢记技术的价值与责任。技术的运用者必须有温度、有立场、有担当。我们发展技术,最终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作为清华计算机人,你们未来掌握的技术能力可能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希望大家在埋头编码、醉心算法的同时,始终葆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深入思考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长远影响。

同学们,从今天起,清华计算机的烙印将深深地打在你们身上。这里的老师们,既是传道授业的经师,也是涵德化人的人师,我们将竭尽全力为你们的成长提供指引和支持。也希望大家能尽快融入集体,在与导师、同学的思想碰撞与合作共事中,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的画卷正等待你们挥毫泼墨。愿你们在清华园这片沃土上,潜心向学,勇敢探索,不仅收获知识、能力和学位,更能收获智慧、友谊和格局,书写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清华、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青春华章!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在清华的学习生活充实、快乐、精彩!

谢谢大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