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19-钟士模先生回忆片段
|
钟士模先生回忆片段 钱家骊*(电53) 我虽在电机系学习工作了60年,但与钟士模先生接触很少,更没有请教过什么问题,回想起来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 我1950年刚入学,就知道电机系里的两大知名教授——章名涛先生和钟士模先生,钟先生是麻省理工的博士(按:实际上是DSc—Dr. of Science,这是美国哈佛、麻省理工等少数高校为工科、医科所设的学位,与Ph.D等同 ),而在我们眼里,麻省理工就是 |
|
发表时间:2011年05月09日 |
|
【系友风采】王敏:IT界的巾帼
|
(摘自清华新闻网,发布日期2010-6-17) 在网络上搜索王敏这个名字,就会有这样两条明显的记录: 1.“王敏,女,1983年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习,清华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杜克大学博士学位,在IBM研究院工作10年,现任惠普中国研究院院长”。 2.“2010年1月4日,惠普宣布任命王敏博士为惠普中国研究院院长,她将接受惠普主管研发的高级副总裁暨惠普实验室主任Prith Banerjee博士 |
|
发表时间:2011年08月15日 |
|
【系友感言】我爱我的母校清华大学——吴宏鑫
|
我爱我的母校清华大学 吴宏鑫* 1965届 自503班 我于1959年如愿以偿地考取了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为什么说是“如愿以偿”呢?我参加高考前,正值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不久。“航天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我也十分向往航天技术,一心报考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经过努力,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考上清华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我依靠国家的助学金,精打细算地生活,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自己喜爱的课程中。大学六年 |
|
发表时间:2011年08月15日 |
|
【校庆征文】21-在烟台大学的日子里
|
在烟台大学的日子里 谢树煜* 烟台大学钟楼和 计算机系系馆(钟楼旁的四层楼) 1984年早春,生活着2000万人口的膠东大地,春意料峭,笼罩在朦胧开放的希望里,全国十四座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烟台,却没有一座综合大学。农民为了发家致富,到处磕头请财神,总是失望而归。烟台苦苦思索着发展之路。烟台人民希望自己办学,为自己培养人才,实现日夜梦寐的理想。 1984年春节,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视察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18日 |
|
【校庆征文】22-怀念恩师钟士模先生
|
怀念恩师钟士模先生 陈伯时* 我们1949级的《交流电机》课是钟士模先生教的,你要是问全班同学:“你们的老师中谁教书最好?”异口同声的回答一定是:“钟士模先生!” 我毕业以后留校任教,连续两年担任钟先生为50级和51级电讯组讲授《电机原理》课的助教,学生对钟先生教课的反映也是如此。1951年2月16日校刊《人民清华》上刊载的电三汪懋官、王震如的文章《我们所热爱的钟士模教授》中写道:“一年以前 |
|
发表时间:2011年12月07日 |
|
【系友风采】投身军队信息化建设大业
|
(发布日期:2008-09-11,戴浩(1968数力,1982计算机硕)) 戴浩学长 一、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就要知难而上,迎接挑战。 我们这一代人,自幼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熏陶,立志要报效祖国,但大好的青春年华被10年“文化大革命”耽搁了。当我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毕业时,已经37岁。那时候我们国家百废待兴,科技人才青黄不接。我们这些新出炉的研究生,有的出国深造,有的考博 |
|
发表时间:2012年02月16日 |
|
【系友风采】王小川:互联网骄子的科技情结
|
(摘自清华大学学生科协,撰稿人:张晔) 中国的互联网商界,是一个星光闪耀的逐鹿战场。在这场几乎是由“60后”领衔的角逐中,一颗“70后”的新星冉冉升起。他叫王小川,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现任搜狐公司首席技术官CTO、搜狗公司CEO。 2005年,当年仅27岁、毕业不到三年的王小川晋升为搜狐公司副总裁的时候,这个面容青涩的“大男孩”还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而今,80%用电脑打字的中国人愉悦地将那 |
|
发表时间:2012年06月05日 |
|
【系友风采】中国U盘之父——1998-1999年科协主席常促宇访谈录
|
(摘自清华大学学生科协) 常促宇,清华大学本科汽车系93级校友,计算机系98级博士,1998至1999年任清华大学校学生科协主席,曾任校团委辅导员、实践部副部长。中国的U盘之父,现任北京旅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纽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做好科协工作,提升科技氛围(与科协热恋的日子) 稍微对校科协历史有些了解的人大概都不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1998至1999年,清华大学学生科协就如 |
|
发表时间:2012年06月05日 |
|
【系友风采】清华科技作品展的创始人 ——记清华大学校科协第二任会长张玉志
|
(摘自清华大学学生科协) 张玉志每次回清华,总会问问科协还有没有继续存在,现在办得怎么样。听说校科协做了很多活动,“办得还不错”,他就会心地笑笑、点点头。 虽然回清华的次数不算多,但一听到校科协关于采访旧事的邀请,张玉志毫不犹豫地就赶到了学校。这位80级计算机系的老校友,身着普通黑色夹克外套,走路快似一阵风,在校团委接待室的小房间里边说话边沉思,说到当年趣事还时不时大笑几声,期间还数次从黑色 |
|
发表时间:2012年06月05日 |
|
【系友风采】唐泽圣:赤诚振我中华志 勤恳耕耘又十春
|
——访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兼资讯科技学院院长唐泽圣教授 摘自清华校友网 发布日期:2008-08-22 来源:《科学中国人》2008年第七期 作者:王 景 杨 洁 澳门科技大学今年8岁了,与澳门特区同龄。 8年前,唐泽圣被老同事、老邻居周礼杲“忽悠”到这里。 “一来是老朋友的盛情难却,二来觉得自己还不算老,还能做点事,还应该做点事,就过来了。”唐教授笑着解释到。 原本想着呆两年,等学校上了轨道就回 |
|
发表时间:2012年08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