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园到卡梅
从清华园到卡梅 陈世敏 我于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97年本科毕业并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于1999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从1999年8月至2005年12月,我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攻读博士学位。光阴荏...
从清华园到卡梅 陈世敏 我于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97年本科毕业并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于1999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从1999年8月至2005年12月,我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攻读博士学位。光阴荏...
十年的软件国际合作 王克宏 李涓子 许斌 前言 1997年计算机系的教学与科研体制进行改革,取消教研组,成立了几个研究所,刚成立不久的知识工程研究室归属软件所。十年来,我们坚持“抓方向、争项目、带队伍、上水平”...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我系开花结果 巴林凤 杨品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它改变了工程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它为培训应用...
计9与清华计算机专业诞生[1] 谢树煜 周学询 唐美刚 1999年是计9班同学毕业四十周年。计9班是我校计算机专业五年制第一个毕业班。回忆四十年前,我们与清华刚刚诞生的计算机专业一起成长,心中无限感慨。现将记忆中的...
记第一期计算机培训班(清华计7班) 王尔乾 1953年暑期,我考入交通大学电机和电器专业本科。1956年夏天,我在沈阳生产实习。一天,带队老师通知我、杨天行、郑衍衡、熊云高四位同学收拾行李,明天动身去清华大学报到,...
自64班同学欢庆进校40周年[1] 丁文魁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横幅高悬、彩旗飞扬。东主楼前,一大早就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我们自64的90名校友,带着事业的艰辛,带着成功的喜悦,从北京、从全国各地回来了。6年的同窗时...
与我校计算机学科同起步共成长的先进集体数0班 吕映芝 柳西玲 林行良 蒋维杜 我们二十六位同学,分别来自我校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水利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电机工程系、无线电工程系、工程物理系等的各个不同的...
教学抓两头,毕业设计学会“杀一头猪” ——蒋校长的办学思想使我受益匪浅 郑芝菁 我是1960年自动控制专业自002班毕业生,我们这一个年级共有10个小班,这批毕业生正是为满足国防科研需要而培养的。蒋南翔校长(也是当...
初入清华园的零星回忆 侯紫峰 引子 在清华大学从本科到硕士读了7年书。但从1978年3月入校到今天已经过了三十年,许多记忆已经从流畅的线条变成断断续续的点划线了。这也是为什么说起在清华园的日子似乎有说不完的...
子不语 ——九号楼野史钩沉 李咏玖 一痕沙—缘起 日前接到在系里工作的刘卫东同学电话,问我系庆五十周年的文稿准备好没有。我初是愕然,次便恍然:去年计算机系新老领导们在讨论庆典事宜时,酒酣耳热的我闯入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