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难忘的青春记忆
令人难忘的青春记忆 刘筱桢 2008年是清华自动控制系成立50周年,也是我们68届毕业40周年。回忆起四十多年前在清华园那丰富多彩的生活:紧张的学习、学工劳动、专业实习、下乡劳动、文艺社团的演出和活动……,许多...
令人难忘的青春记忆 刘筱桢 2008年是清华自动控制系成立50周年,也是我们68届毕业40周年。回忆起四十多年前在清华园那丰富多彩的生活:紧张的学习、学工劳动、专业实习、下乡劳动、文艺社团的演出和活动……,许多...
闲言碎语十年间 庄丽 前些阵子与一位中学同学聊天时提到,2008年是我们毕业十周年纪念,不由得很是让人感慨。中学毕业十年了,换言之,与清华的缘分,与计算机系的缘分,也已经结下十年了。 我读本科的时候,“酒井”...
清华计算机的教育打造了我的知识和素质的坚实基础 张建伟 我是1981年入学的,毕业二十周年的团聚也过去两年了,这二十二年中,许多东西变化了,可对清华,清华计算机系的八年保留下的有一些近乎永恒的东西,那就是素...
计66、足球场与南门外 —我们的清华时光 陈卫 计66 — 计算机系第一个理论班 1986年,我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一进校,就被分入了理论班--计66班,主要因为我在北京市中学数学竞赛得奖的缘故。其实,这次得...
我系师生为奥运会信息服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白晓颖 我系教师承担科技奥运的重任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了。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奥组委及其属下奥组委技术部功不可没。从奥组委技术部成立之日起,清华大学计...
感受国家大事 ——忆自8历程 仇伟立 “自8”是清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前身自动控制系“8字班”的简称。1968届的自8字班包括自801~805班,共145人;1962年入学,按清华6年制,原定1968年毕业。作为这一届校友,在...
抹不去的记忆 ——忆70年代的清华学习生活 张喜英 与现在的大学生比起来,工农兵学员的学习生活可真是够丰富的。在清华上学三年期间,除了参加两次开门办学、一次学军和两次学农之外,我还经历了记不清多少次的批判会...
清华体育健身励志受益一生 ——50年前我的田径生涯 吴文虎 1955年我幸运地踏入了清华园这片沃土,开始了我的人生旅途。光阴荏苒,52年匆匆过去了,追忆6年求学时的美好时光,恍如昨日。 记得50年前,蒋南翔校长倡导...
在专注和交流中捕捉灵感[1] ——我的科研故事 陈汐 2005年10月,我校计算机系讲席教授组成员之一、香港城市大学邓小铁教授发来一篇关于“四人纳什均衡问题是 PPAD 完全”的论文,建议我探讨加强其结果的可能性。对那...
永远的计23班 张小平 梁路宏 黎利[1] 1992年9月,分别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山东、江西、浙江、广西、四川、澳门等地的32名新生首聚清华园,组成了一个集体——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