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首页
  • 院系简介
    • 院系概况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委员会
  • 机构设置
    • 研究所/实验室
    • 基础与实验教学部
  • 顾问委员会
    • 委员会名单
    • 委员会新闻动态
  • 师资状况
    • 教职工名录
    • 杰出人才
    • 教学名师
    • 校内兼职教师
    • 名誉学衔
  • 党建专栏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科研获奖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 科研机构
  • 教务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教务动态
    • 教指委动态
  • 招生招聘
    • 招生信息
    • 招聘信息
    • 本科专业介绍
    • 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gram
    •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 联系我们
  • 学生活动
    • 团委
    • 学生会
    • 学生科协
    • 宣传中心
    • 体协
    • 课程调研委员会
    • TMS分会
    • 学生算协
    • 研究生团总支
    • 研究生会
    • 学生动态
  • 系友工作
    • 系友会
    • 发展基金
  • 学科论坛
    • 全球论坛
    • 系主任论坛
    • 紫荆论坛
  • 更多
    • 60周年系庆

首页 > 更多 > 60周年系庆 > 智圆行方一甲子

  • 24
    五月
    一九七八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已过了9月入学时间。因此,首批已录取的77级本科新生推迟到1978年春季(3月)才报到入学。是年,我系未招收本科生。8月,只招收计专8、程专8共2个班64名专科新生,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用于补充校内计算中心和各实验室工作人员。此外,为提高我系新教师队伍业务水平,以零字班和零零班留校“新工人”为主要招生对象,首次招收19名硕士生入学。“文化大革命”中,原...

  • 24
    五月
    一九七七

    1973年9月入学的5个班136名工农兵学员于1977年1月毕业。按照邓小平同志指示,教育部决定恢复高考,我系录取四个专业187名新生,分成四个班:计7、控7、无7、电子7。1977年4月23日,我系研制的DJS-050科研样机通过鉴定。该机是我国自制的第一台微机,后来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带队老师和程4(1974级)学生赴工厂开门办学前在主楼合影计31班(1973级)毕业合影计32班(1973级)毕业合...

  • 24
    五月
    一九七六

    我系软件教研组林行良、吴家勋、蒋维杜、柳西玲等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完成了100系列软件联合设计组的服务性程序、《BASIC》语言、汇编语言的实现,并编写了相应的使用说明和教材,对DJS-130机在全国迅速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我校决定为全校建立计算机教学服务的计算中心,由我系负责。我系任命刚从江西农场返校的郭秀亭老师担当创建计算中心的重任。从...

  • 24
    五月
    一九七五

    在DJS-130机鉴定、投产后,四机部又及时组织了高档机DJS-140机的联合设计。联合设计仍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进行,1975年中成立研制组,组长由清华大学的同志担任,副组长来自北京计算机三厂,成员有重庆大学、锦州计算机厂、湖南邵阳无线电厂、东北辽源无线电三厂等,队伍共有五十多人。清华大学由吕文超任联合设计组组长,负责总体,运控组有王爱英、刘风云、蔡月茹等,内存组有林定基...

  • 24
    五月
    一九七四

    DJS-130机联合设计组全体成员各施所长、各展所能,在1月就完成了全部逻辑设计和工程设计,并立即在北京计算机三厂(原叫无线电三厂)进行样机的生产和组装,接着在清华大学进行各部件的调试和系统总调试。7月,总调考核成功,8月由四机部主持在清华大学召开了鉴定会,通过了鉴定。《人民日报》头版公布了DJS-130机联合设计成功。之后很快在全国各地布点生产,主干厂有北京计算机三厂、...

  • 24
    五月
    一九七三

    5月,当时主管我国计算机工业的四机部(后称电子工业部)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国DJS-100系列机联合设计组(电子计算机系列—100),DJS100系列机的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家机电部电子计算机司罗沛霖司长亲自兼任,王继中老师任副组长,陈正清同志为联络员,并立即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开始该系列第一个中档机型DJS-130机的联合设计。从此拉开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为国家研制100系列计...

  • 24
    五月
    一九七二

    我系承担研制中型集成电路计算机——724机的任务。李三立与廖万清老师先后担任724机研制组总负责人。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有王尔乾老师等,运控组有:王克宏、金兰、朱家维、黎达、梁英、廖万清、王诚、罗振声、樊兆坤、蔡月茹、关风云、康玉英等;内存组有:廖万清、赵毓升、马群生、胡宜课等;快存组有:苏伯珙、吴昌泉、陆明珍等;外设组有:郑衍衡、郑纬民、苗永蔚、杨德山等;器...

  • 24
    五月
    一九七一

    尚不满60周岁的我系创始人钟士模先生因操劳过度,在会场上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这位德高望重的首任系主任过早离去,令全系师生感到十分惋惜和悲伤。为永久纪念钟先生,我系后来建成了钟士模先生塑像。我系教师着手为我系研制的第一台小型晶体管电子数字计算机112配备算法语言及其编译系统,开发小组由周寿昌负责总体设计,参加的老师还有孙永强、蒋国南、张大鸿、沈佩娟...

  • 24
    五月
    一九七零

    四年的停课闹革命终于结束了,高校恢复招生,一些教师也陆续从鲤鱼洲和绵阳返回学校。自动控制系、半导体车间、计算数学专业和无线电电子学系搬迁绵阳后留在北京的部分合并成为电子工程系,设立了自动控制、计算机、计算数学、无线电技术等专业。我系开始招收学制为三年的工农兵学员。针对这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了调整,出色地完成了对工农兵学员的培养...

  • 24
    五月
    一九六九

    我系教职工一如既往地坚持进行科研工作,在国家下达的“车载指挥仪”(计算机、雷达、控制三位一体系统)任务中,我系承担其计算机和控制两个部分的研制。林学訚、林尧瑞、王春元、朱家维、刘植桢、赵长德、张炘中和石纯一等及精仪系和机械系老师与新华印刷厂科技人员开始合作研制照排机,1970年研制成功,1973年参加了第33届中国商品交易会。章燕申老师负责的静态陀螺仪玻璃原理样机...

共51条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更多

  • 60周年系庆
    智圆行方一甲子
    历久弥新酒井人
    风雨兼程带路人
    六十风云有你我
    遍请贤士谋良策
    百家争鸣论学术
    有邻八方皆来贺
推荐新闻
  • 清华大学
  • 学堂在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    100084

综合办公室电话:010-62782467

Copyright  2010~2024 清华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