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首页
  • 院系简介
    • 院系概况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委员会
  • 机构设置
    • 研究所/实验室
    • 基础与实验教学部
  • 顾问委员会
    • 委员会名单
    • 委员会新闻动态
  • 师资状况
    • 教职工名录
    • 杰出人才
    • 教学名师
    • 校内兼职教师
    • 名誉学衔
  • 党建专栏
  • 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科研获奖
    • 科研动态
    • 学术报告
    • 科研机构
  • 教务教学
    • 本科生
    • 研究生
    • 教务动态
    • 教指委动态
  • 招生招聘
    • 招生信息
    • 招聘信息
    • 本科专业介绍
    • 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gram
    •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 联系我们
  • 学生活动
    • 团委
    • 学生会
    • 学生科协
    • 宣传中心
    • 体协
    • 课程调研委员会
    • TMS分会
    • 学生算协
    • 研究生团总支
    • 研究生会
    • 学生动态
  • 系友工作
    • 系友会
    • 发展基金
  • 学科论坛
    • 全球论坛
    • 系主任论坛
    • 紫荆论坛
  • 更多
    • 60周年系庆

首页 > 更多 > 60周年系庆 > 智圆行方一甲子

  • 24
    五月
    一九八八

    我系迎来30周年系庆,三十年来,我系在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系已锻炼成长起了一支三百余人的教职工队伍,其中教师178人,教授、副教授73人。这支队伍在教学科研和生产方面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并有很高的觉悟和能力,它已成为我国广阔的教育、科技战线上的一支活跃的力量。教学方面,我系培养的毕业生人数总计已近四千名,他们多已成为国家生产及科技部门的技...

  • 24
    五月
    一九八七

    时值首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入学30周年。30年来,他们为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成长为教学和科研岗位的领导和中坚力量,他们当中有机电部计算机司司长,有高校计算机系主任,等等。国家863计划各主题专家组开始成立,王鼎兴任首届智能计算机系统主题专家组成员,并且从该年起至1998年,连续四届出任该专家组成员或副组长。张钹担任国家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成员,任职至19...

  • 24
    五月
    一九八六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研组于1986年正式成立。至此,全系共设九个教研组,即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研组、计算机系统与应用教研组、微机计算机系统教研组、计算机软件教研组、人工智能与应用教研组、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应用教研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组、计算机设计自动化教研组和计算机基础理论教研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微型计算机局部网...

  • 24
    五月
    一九八五

    我系承担了“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微型机局部网络的研制工作,解决了大量技术关键性问题,使OMNINET局部网络国产化的任务得以实现,这是国内第一个可提供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微机局部网络,其功能达到了国际八十年代初的水平。该项目获国务院三委一部的嘉奖。“软磁机和软盘片(5/8寸)系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DJS-142小型电子计算机系统”“微型机局部网络”和“大规模集成电路...

  • 24
    五月
    一九八四

    刘达校长十分关心计算机学科发展。当年春天,他前往福建省参观考察时访问了福建电子计算机公司,他对时任公司总经理的林曰钿系友(1967届计705班)说:“学校计算机教学要大发展,请有机会时帮学校一个忙。”事后不久,林曰钿总经理与系主任唐泽圣在福州签下了PUMA项目的合作开发协议。是年,鉴于外部设备是光、机、电、磁的综合应用,不宜定为一个学科发展方向,而国际上图像处理与模...

  • 24
    五月
    一九八三

    为符合计算机学科发展的要求,经过教师们的反复讨论,本科按五年学制,较大地修改了培养计划。修改的要点有:拓宽专业面,全系只一个专业——计算机工程与科学,高年级再分为不同的专门化;体现硬软结合的特点;引入反映新技术的课程,如将人工智能等设为必修课;加强实践环节,进一步贯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等。我系软件教研组蒋维杜、郑人杰、张素琴和计算中心赵锦蓉高质量地完成...

  • 24
    五月
    一九八二

    恢复高考后首批入学的77级104名本科生毕业,获计算机工学学士学位。第二批19名硕士生毕业,获计算机工学硕士学位。“计算机辅助制版系统ZB-781”和“CTS-2型自动化绘图机”均获得四机部优秀科技成果奖,“电子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二十四激光干涉地形变仪”、“RCT-Ⅱ软磁盘测试仪”等7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部级科技进步奖。CAD教研组的重点学科方向转向图形学,并申请获得世界...

  • 24
    五月
    一九八一

    国家恢复学位制度,金兰被任命为国务院第一届学位委员会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评议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批准我系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两专业为博士学位授予专业。首批硕士生(1978年入学)有10名毕业,并获得计算机工学硕士学位,其中周立柱、贾培发等多人留系任教,日后成为我系学术带头人或骨干力量。我系为提升教师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大力开展对外学术交...

  • 24
    五月
    一九八零

    由于“文革”期间教育科研的停滞和破坏,教师的知识结构严重落后于当时的国际水平。为了提高教师水平,先后聘请李凡、冀中田、郭善珣等美籍华裔教授到我系讲课,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教师水平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攻读学位。自1979年开始,我系先后选派了张钹、郑衍衡、苏伯珙、史美林、孙增圻、周立柱、孙家广、杨德元、徐光祐、薛宏熙、林行良、张素琴、...

  • 24
    五月
    一九七九

    2月,系主任唐泽圣率领我系五人代表团(包括金兰、李三立、卢开澄、郑人杰四位教师)赴美国访问一个半月,由西到东,共计访问了二十余所学校和研究所。代表团收集到大量教学计划、教材、研究报告,参观了众多实验室,了解到当时最先进的研究成果,结识了许多计算机界的学者,特别是华人学者,这为后来的教学计划修订、研究方向制定、建立新的实验室、邀请国外学者来华讲学、派遣年轻教...

共51条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更多

  • 60周年系庆
    智圆行方一甲子
    历久弥新酒井人
    风雨兼程带路人
    六十风云有你我
    遍请贤士谋良策
    百家争鸣论学术
    有邻八方皆来贺
推荐新闻
  • 清华大学
  • 学堂在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    100084

综合办公室电话:010-62782467

Copyright  2010~2024 清华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