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蒋南翔教育思想的一点认识——凌瑞骥
凌瑞骥 2011年4月7日在蒋南翔教育思想学习座谈会上的发言 从1952年到1966年,蒋南翔同志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主持清华工作14年。在此期间,我曾受命创建电子计算机专业并参与组建自动控制系,又先后负责过电机工程系和自动控制系的党的工作。14年在南翔同志的亲切指引、谆谆教诲下,对他的教育思想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南翔同志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
发表时间:2014年03月20日

毕业50周年忆清华生活(一)——丁文魁
丁文魁(1964届系友) 在我们毕业50周年之际,我特别想写写让我永远梦回的清华园。 时间可以无情的让我们的皱纹满面,让我们的鬓发斑白,但它永远也不能丝毫减少我们对母校、对自动控制系、对我们敬爱的老师们的感恩戴德的挚情。 在学校六年学习期间,我们的老师默默无闻、辛勤耕耘,他们不仅传承知识,还通过自身的言行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如何做事。 正是他们把清华的精神熔铸于我在为我国核工业奉献的历程中,使我
发表时间:2014年05月31日

毕业50周年忆清华生活(二)——丁文魁
丁文魁(1964届系友) 永远梦回的清华园之二:节日在天安门 记得上小学和中学时,每到国庆节,我在家乡参加庆祝活动时,都向往北京,想着天安门,盼望着能有一天到北京去,走过天安门,见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1958年10月1日,是我到北京的第一个国庆节。天还没亮我们就起来了,穿上新衣裳,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花朵,一路欢笑着、跳跃着,出南校门直奔清华园火车站,从那里乘火车,到建国门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03日

一九六五
我校研制晶体管小型数字计算机“112机”的计划得到北京市仪表局副局长王震环同志的大力支持。我系按校领导部署,集中力量攻克三大科研高地之一的计算机高地。1月,全晶体管小型通用数字计算机教研组集中数字计算机教学组大部分教师,包括金兰、房家国、王尔乾、郑衍衡、苏伯珙、朱家维、潘孝梅、张公忠等老师和数力系吴家勋、蒋维杜、郑启华、严蔚敏等老师带领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开始“112机”的研制
发表时间:2010年12月17日

一九六一
我系新推出的红旗-555型非线性小型模拟计算机在系车间小批量投产,产品装备了教学实验室。同时,我系十分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高科技新产品。我系把红旗-555计算机的样机、图纸无偿提供给一个原来生产收音机和扩大机的小工厂,并派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实验员赵荣久同志去培训和指导,该厂很快成功地转型,改名为北京计算机一厂,成为全国少有的电子模拟计算机工厂。 是年,我系招收220名新生,组成自7届自701~自
发表时间:2010年12月17日

一九九七
是年,我系共发表学术论文414篇,科研项目总经费突破三千万元,共有近20项科研项目获各种奖励,其中吴建平负责的其中吴建平负责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示范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商品交易所计算机交易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被列为全国信息电子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第一位。贾培发任863计划智能机器人
发表时间:2010年12月17日

一九九六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对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进行评估,清华大学排名第一。我校成为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三所高校之一。当年入学的本科生学制为4年。我系招收首批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杨品负责招生和培养工作。 我系与玉溪红塔集团合作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可视化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国家教委主持的鉴定,专家评价“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我系在人工智能、图形学
发表时间:2010年12月17日

一九九一
由我系老领导凌瑞骥和王继中分别担任顾问组组长、总设计师、总指挥,我系多名师生和系友参加的第十一届亚运会计算机工程入围1991年美国《计算机世界》的年度最佳应用奖(Smithsonian Institute Award for Innovation)评选并载入信息技术历史册(Histo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亚运会计算机工程的成就也引起了国际上计算机界的关注
发表时间:2010年12月17日

一九八三
为符合计算机学科发展的要求,经过教师们的反复讨论,本科按五年学制,较大地修改了培养计划。修改的要点有:拓宽专业面,全系只一个专业——计算机工程与科学,高年级再分为不同的专门化;体现硬软结合的特点;引入反映新技术的课程,如将人工智能等设为必修课;加强实践环节,进一步贯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等。 我系软件教研组蒋维杜、郑人杰、张素琴和计算中心赵锦蓉高质量地完成国内第一个对日(日本富士通公司)软件出口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7日

一九八四
刘达校长十分关心计算机学科发展。当年春天,他前往福建省参观考察时访问了福建电子计算机公司,他对时任公司总经理的林曰钿系友(1967届计705班)说:“学校计算机教学要大发展,请有机会时帮学校一个忙。”事后不久,林曰钿总经理与系主任唐泽圣在福州签下了PUMA项目的合作开发协议。 是年,鉴于外部设备是光、机、电、磁的综合应用,不宜定为一个学科发展方向,而国际上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呈极为迅速发展态势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7日

共有 3,52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53 页   当前第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