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
|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十周年表彰大会上获得集体“金牛”奖,张钹获先进个人奖。吴建平负责的“北京商品交易所计算机交易系统”获得中国电子十大科技成果奖。以洪先龙为副总设计师的“ICCAD熊猫系列研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系另有7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李三立的专著《RISC——单发射与多发射体系结构》获得国家教委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孙家广负责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7日 |
|
一九九五
|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建成。CERNET由国家教委主持,清华、北大等高校承担。吴建平任CERNET网络中心和专家委员会主任,担任技术总负责人。他团结国内十所高校的科技人员,合作攻关,历经两年,于是年12月提前一年完成建设任务,通过了国家计委组织的鉴定验收。该网连接全国300余所高校和研究单位,成为当时我国第一个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络。 张钹负责的“人工智能问题分层求解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得国家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7日 |
|
一九九九
|
我系进行组织机构改革,撤销原有的9个教研组,成立6个研究所,分别是:高性能计算研究所、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人机交互与媒体集成研究所、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另外,还成立教学实验室与培训中心。系机关组成行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学生办公室三个办公室开展工作。 当年在国家信息领域立项的3项973计划项目中,我系共承担9个子课题,合同总经费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7日 |
|
二零零零
|
是年,我系科研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科研经费突破五千万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采用以朱小燕开发的识别引擎为核心的高速光学字符识别录入系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错误率,使我国人口普查数据录入技术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系与香港天时软件有限公司举行“清华—天时软件研究院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教学实验室获得校985的支持,我系也投入部分经费建设6个教学实验室。唐泽圣任中国计算机学会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7日 |
|
二零零二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200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结果,我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以96.69分排名全国第二。我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 我系全面启动讲席教授组计划。当年9月1日起,以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黄煦涛教授为首的讲席教授组成员陆续来系工作,分别在人机交互、图像处理、多媒体和计算机视觉等方面与我系开展合作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7日 |
|
二零零三
|
当年我国遭遇“非典”侵袭,我系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共抗“非典”。 6月,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先生受聘我校讲席教授,以他为首的我系第二批讲席教授开始工作。姚先生亲自挑选并聘请了6位计算机科学方面的著名教授组成讲席教授组,其中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计算机系蔡进一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邓小铁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系堵丁柱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计算机系姜涛教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系李明教授和美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7日 |
|
二零零六
|
我系聘请陈左宁院士、蔡吉人院士、戴浩院士、冯登国教授为兼职教授,聘请IBM副总裁、IBM院士及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郑妙勤女士为客座教授。冯铃获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姜涛,将在生物信息学方面与我系展开合作研究。胡事民作为首席科学家负责的“可视媒体智能处理理论和方法”项目获得国家973计划项目支持。8月,刘斌、孙富春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9月,郑纬民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奖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7日 |
|
一九七八
|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已过了9月入学时间。因此,首批已录取的77级本科新生推迟到1978年春季(3月)才报到入学。是年,我系未招收本科生。8月,只招收计专8、程专8共2个班64名专科新生,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用于补充校内计算中心和各实验室工作人员。此外,为提高我系新教师队伍业务水平,以零字班和零零班留校“新工人”为主要招生对象,首次招收19名硕士生入学。 “文化大革命”中,原自动控制系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7日 |
|
二零零八
|
2月,我系召开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胡和平出席并讲话。 4月,我系举办聘任仪式,聘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Frans Kaashoek 为首席教授,组建EMC讲席教授组,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编译与计算机网络。这是我系继黄煦涛讲席教授组、姚期智讲席教授组之后聘任的第三个讲席教授组。我系举办聘任仪式聘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7日 |
|
一九五八
|
1958年5月,蒋南翔校长为进一步明确自动学与远动学专业和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给高等教育部杨秀峰部长写信,报告了国防部五院同清华的合作情况,希望加强这一合作并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导。6月2日,杨秀峰部长委托黄松龄副部长召开了有关国防尖端技术专业设置的座谈会。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秘书长安东、一机部一局(导弹局)局长钱志道、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钟士模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两位苏联专家,还有凌瑞骥 |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17日 |
|